辽宁丹东成东北最大防护服生产基地
左图 12月5日至6日,2020首届我国(丹东)服装周暨防护服工业洽谈会在丹东举办。图为服装周上模特展现丹东服装企业的防护服新品。刘海东摄(中经视觉) 右图 丹东防护服企业出产线。 刘海东摄(中经视觉) 从一件没有,到日产百万件,辽宁丹东防护服工业的兴起只用了半年多时刻。现在,丹东防护服产量占辽宁省的80%,出口占全国的15%。原本是临危受命转产,没想到却假势拓荒出一片新天地,在商场整体下滑的局势下,丹东服装纺织职业今年前9个月工业总产量逆势增加66%,其转型故事也成为一段美谈。 跨界转产分秒必争 “我是不是有点‘虎’?”丹东市海合谷服装公司总经理梁伟至今都觉得最初的决议有点莽撞。那天正逢阴历正月初二,辽宁省紧迫布置防疫物资调度会,呼吁本地企业捐助防护服救急,梁伟没多想就举了手,丹东华洋服装公司总经理于文福也一同接下“令旗”。 其时甭说丹东市,整个辽宁省也没有专业出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出产所需的净化车间、检测设备以及出产资质,相同也没有。“从一般服装转到医用防护服其实是很大的跨界,接使命时并没想过要面临那么多难题。”接下使命的梁伟和于文福开端睡不着觉了。 防护服面料上哪儿买去?梁伟、于文福分头打电话给各家供货商,但因为质料价格上涨,而且优先保证本地运用,商场上底子买不到。所以,两人紧迫在朋友圈求转发,总算得到了回应,姑苏达派纺织公司正在预备对外捐献。不过,该公司担任人胡伟提出条件,需求政府出具保函,保证所出产的防护服捐献防疫一线。 得到求助信息的丹东市工信局局长马永国当即向上级报告,半小时内盖着丹东市政府公章的保函就传至姑苏。胡伟非常惊奇,在微信里给丹东办事效率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两边都在跟时刻赛跑。丹东市工信局工作人员李楠阴历正月初五乘坐最早航班飞赴上海接纳捐献。一同,姑苏捐献方也分秒必争,派专车将50卷2万米(2.2吨)面料直接送往上海虹桥机场。 这是个难忘的新年。企业这边,工人紧迫返岗,但车间人手依然缺乏。政府这边,马永国带队到企业现场工作,12名驻企特派员担任“缺啥补啥”。丹东市工信局消费品工业科科长刘智瑾尽全力服务企业,小到处理卡车通行路条,大到资金融通,无一不跑在前面。 阴历正月初七正午,用于医用防护用品出产的榜首批面料运抵丹东。当晚,“海合谷”和“华洋”就开端出产医用防护用品。榜首批5000件阻隔衣很快捐给辽宁的一线医护人员,梁伟和于文福总算松了口气,但没想到真实的检测还在后边。 工业联盟加深协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丹东简直一切的野外运动服装企业遍及遇到出售困难,许多企业被逼停产,转产防护服成为服装企业的一条活路。不过,防护服订单很丰满,但单个企业孤掌难鸣,不管设备仍是质料都满意不了爆发式的商场需求。此刻,于文福和梁伟萌生了树立防护服工业联盟的主意,与大安防护制品公司总经理刘永玉、兰光服装公司董事长兰仁勇4个人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4家公司将产能捆在一同,别离派出管理层在“海合谷”合署工作。一致接单、一致收购、一致出产、一致出售。设备相互调剂,订单与出售途径同享,刨除总成本后,赢利分配按件取酬。 握指成拳的丹东服装企业自此有了接大订单的快速反应才能,出产规划一下跃居东北榜首。兰仁勇幸亏自己的冒险一跃,“很难幻想假如不转型防护用品出产现在会是啥样,以往代工贴牌哪有自主才能?” 见过许多工业联盟,但刘永玉觉得松懈协作与融入血液的抱团无法比。“我从未见过商业秘密都不保存的抱团协作,谁都抢着干,谁都不计较,联盟这几个牵头人现在处得比亲兄弟还亲。”刘永玉告知记者,他手头有不少广东供货商资源,可当他连夜跑到机场却发现自己口罩不够用,买又买不到,赶忙打电话让朋友送口罩,两个朋友送来8个“宝贵”的口罩。“那时收购防疫质料很不易,排长队交现金,货到手赶忙联络空运。我感觉给大伙干事比给自己干还上心。”收购回来的刘永玉,还得在宾馆自我阻隔。 钱从哪里来?初期无偿捐助阻隔衣使联盟企业本就绰绰有余的流动资金愈加紧缺。后来才改为面向政府收购保本平价出售,一套防护服价格86元(商场价现已超越300元)。资金链眼看就要断了,企业买胶条的钱都拿不出。这时,丹东市工信局再次“拍马赶到”,报请市政府和谐金融部门解危纾困,国开行、交行、中行等相继伸出援手,给联盟企业发放无典当低息贷款。这样,“快喘不上气”的于文福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跟着时刻的推移,好消息与坏消息接二连三。国内方面的好消息是疫情得到有用操控,坏消息是防疫物资产能供大于求;世界方面的坏消息是世界疫情日趋严重,好消息是防疫物资商场需求旺盛。 特别时期需求扩产能,疫情平稳后怎么办?转产医用防护服具有可持续性吗?国内订单骤减,世界出口认证还没办下来,这时的丹东服装企业该何去何从?于文福算了一笔账,公司光取得欧盟认证就要花费200万元,洁净设备仅维护费用一年也得花费几十万元。“他人都认为咱们做防护服‘赚翻了’,其实是变脸太快的商场行情‘翻转了’,企业压力非常大。”于文福说。 防护服销路不畅,要不要重操旧业贴牌代工?工业联盟的牵头人们聚在一同评论:代工赢利只要3%至7%,但做自主品牌防护服,赢利能到达7%至15%。“赢得商场的要害仍是要加大研制力度。”于文福说,世界名牌防护服从不降价是因为具有精密的做工质量,既轻浮又透气还不失强度,丹东服装企业也要走这条路。疑虑打消了,便是要坚持不懈创立自主品牌。他们一边活跃拓宽世界商场,另一边拓宽国内民用防护服商场,比方,满意防化、矿山和军用防护服等非医用需求。 因为非医用一般防护服价格便宜商场需求大,职业标准不一致。“海合谷”和“大安”两家企业还主意向广东省标准化协会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 在工业联盟4家企业的演示带动下,现在参加防护服工业集群的企业成员已达117个,多家企业取得欧盟CE认证,上亿件防护服、阻隔衣从这儿出售到世界各地。4家牵头企业产量前9个月已超10亿元,年产量规划都跃上了亿元台阶。 当时,丹东市全口径防护服和阻隔衣日产能别离为30万件和100万件。从无到有,丹东一跃成为东北最大的防护服出产基地。素有“我国野外运动服装(工业)名城”之称的丹东市,最近又被颁发“我国防护纺织品名城”称谓。丹东市委书记裴伟东表明,丹东服装企业转型是企业联合共赢握指成拳的力气,也是政府亲商安商久久为功的回馈。(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记者 孙潜彤)